从“陶博会”看陶瓷产品的发展趋势-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创建“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企业

EN | OA
导航

从“陶博会”看陶瓷产品的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9/4/22

4月21、22日,第33届中国(佛山)国际陶瓷及卫浴博览交易会和2019佛山(潭洲)国际陶瓷与卫浴展览会相继落下帷幕(以下统称“陶博会”)。前者三大展馆共计800多家参展企业、后者大牌云集有近5万平米的展馆,两大展会品牌荟萃,新品迭出,可以说是代表了当今中国建陶卫浴的最高发展水平。透过两大展会看产品,那么,2019年的国内建陶市场又有哪些新的变化与发展趋势呢?



陶瓷大板唱主角

今年的“陶博会”,似乎没有格外新的产品,陶瓷大板依然是展会的主角。只是跟以往相比,展出陶瓷大板的企业数量更多、陶瓷大板的品类和花色也更多,应用也更加成熟、多元。

从大板品类来看,包括陶瓷大板、陶瓷岩板、陶瓷薄板、陶瓷中板、轻质板等;从规格(单位:mm)来看,900×1800、1200×2400,这两个尺寸基本上已成陶瓷大板的标配;也有1600×3200、甚至更大规格的大板、薄板与岩板;当然也包括750×1500、600×1200的一些中板(严格意义上只能算是大规格陶瓷砖);从应用来看,岩板加工应用全面崛起,包括大规格岩板加工而成的餐桌、书桌台面、灶台台面、洗手台台面等,一改过去陶瓷薄板主攻墙面装饰、大板主打地面装饰,薄板开始更多应用于橱柜、衣柜等面板,轻质板则应用于橱柜隔板、背板等。

岩板的崛起,完全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建筑陶瓷的应用边界,陶瓷大板不再局限于铺地上墙,而是依托其优异的产品性能,大举进入橱卫家具领域,而且在设计、加工方面,已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拼接、收口、转弯、曲面等,都处理得非常漂亮。

虽然过去曾有企业不断以规格之最来彰显企业在大板领域的研发与生产实力,但今年“陶博会”则更侧重于陶瓷大板的花色与设计、应用,如蒙娜丽莎2019年新上市的七星珍石,就齐齐亮相潭洲展馆和华夏展馆QD展位,受到专业观众的一致好评。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明白,单纯地比拼规格之最并没有多少的实际意义。在传统的应用当中,目前能够进入家装市场的,最大规格只能是1200×2400,超过这个规格,无论是电梯、还是人工都难以搬运。而且,大规格陶瓷大板目前在生产、包装、上下砖机、码垛、运输、展示、搬运、应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会大面积铺开,只有个别企业以概念性产品推出,而主推规格则主要集中在900×1800或1200×2400方面;当然也有一些暂时并不具备陶瓷大板生产的企业,则主推600×1200和750×1500的陶瓷中板。相比陶瓷大板,陶瓷中板在产、供、销等环节都可参照传统瓷砖的做法,因此更受市场欢迎。

随着陶瓷大板生产工艺的日渐成熟,今年春季“陶博会”展出的大板,花色更精美、工艺更成熟,可谓新品迭出,精彩纷呈,如两连纹、四连纹、八连纹的鱼肚白,在产品的设计应用上更加追求统一性和整体感。作为陶瓷薄板、陶瓷大板的领跑者,蒙娜丽莎展出的七星珍石、罗马超石代、罗马新石代等一系列新品都极具创新性,走在行业陶瓷大板新品研发的前列。




功能瓷砖炒概念

每年的“陶博会”,行业人士都希望能够发现一些趋势性的新产品,为行业增加一抹亮色。然而,今年的春季“陶博会”,虽然也有部分新概念的产品出现,但大多是依靠新、奇、怪、特的概念来炒作,以赚取展会流量。更多的企业还是把精力放在上了产品花色、纹理、质感等传统工艺的提升上,而非搞一些噱头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去年“陶博会”期间,媒体热炒负离子瓷砖,但是,经过一年多的运作,负离子并未火爆,也未得到大企业的普遍认可。事实上,负离子瓷砖从诞生之日起,行业内就质疑声不断,其“放射性”到底对人体有没有伤害?需要经过科学而又长时间的权威论证,而非企业自吹自擂,这也许是大企业谨慎面对,没有盲目跟进的原因所在。

春季“陶博会”上,有数家企业推出了以石墨烯为代表的发热瓷砖,甚至进入了央视新闻报道当中。但是,石墨烯与瓷砖相结合来推出发热瓷砖,这种供热方式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是否经济?目前还没有权威、统一的数据可参考。这也是蒙娜丽莎集团研制出这一新品多年却至今仍然只有展示而没有推广的原因所在。今年的“陶博会”上,石墨烯发热瓷砖开始大规模进入观众的眼球,但这一创新产品未来的趋势到底如何,还需通过市场的检验。

除了负离子、石墨烯等这类概念型产品外,功能性瓷砖也开始受到部分厂家的重视,如量子砖、能量砖,能降解甲醛的大理石瓷砖,甚至还有5G砖。这类产品,更多意义上是中小企业依靠新概念来吸引眼球,并没有多少实质上的创新价值。量子概念领先、5G技术火爆,陶瓷策划人便把这些黑科技嫁接到传统陶瓷砖的生产中来,以概念来取胜,而非产品本身。之于能量砖、能分解甲醛的瓷砖,多多少少都有炒作的嫌疑在里面。因此,大企业往往对此谨慎小心,而小企业则可以借此成为“陶博会”媒体关注的焦点,达到宣传企业和品牌的目的。

在功能性瓷砖当中,包括蒙娜丽莎、金意陶在内,都展出了轻质砖、发泡陶瓷等产品。这些可以浮在水面上的陶瓷砖,既可以单独作为装饰材料使用,也可以与传统陶瓷板复合使用,而且其生产过程大量消耗陶瓷废渣,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功能性产品,但这类产品目前仍处于展示、推广阶段,离真正的大规模走向市场还有一定的距离。

传统瓷砖遇瓶颈

综观两大展会,大理石瓷砖、仿古砖、现代砖、木纹砖、瓷片,这些行业生产、销费、出口的绝对主角——传统规格的瓷砖,似乎并没有多少亮点,甚至有企业连传统瓷砖的展示都省掉了,全部主推陶瓷大板。

这也难怪,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许多企业在传统砖领域的创新已遇到了瓶颈,无非是规格上变化一下,然后在纹理、图案、色彩、质感、肌理、亮度等方面进行微创新,或现代、或仿古、或一石多面,或亮光哑光、或黑白灰、或通体……翻来覆去,企业已很难像过去一样在工艺、装备、技术等领域有革命性的创新,如陶瓷薄板、喷墨打印、渗透印花等。

但是,传统砖领域仍然大有文章可做。本届“陶博会”,曾有一家过去主推大理石瓷砖的企业,一改多年的画风,在几大展馆同时推出超耐磨瓷砖,以现场破坏性耐磨试验,在各大展馆掀起热潮。事实上,瓷砖表面的硬度,包括超耐磨,一直是热销产品全抛釉大理石的短板所在,这也是多年来大理石瓷砖在表面纹理可以做得跟天然石材几假乱真,而在硬度、耐磨性方面不如天然大理石的根本原因所在,由此导致大理石瓷砖长期以来存在表面水波纹的现象,影响到大理石瓷砖的进一步拓展、提升与应用。这家企业对产品的宣传卖点从日渐式微的大理石瓷砖迅速转向超耐磨瓷砖,可以说为大理石瓷砖的突破与提升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突破口。

传统瓷砖的另一功能就是防滑。本届“陶博会”,同样有企业主打防滑概念,甚至越遇水、油,瓷砖表面的吸咐力越强,防滑系数越高。为了验证瓷砖的防滑效果,该企业在展会现场设计了体验区,在高度倾斜的瓷砖表面淋上水和油,让消费者亲身体验防滑瓷砖的强大功能。

传统瓷砖的耐磨与防滑,将是两大永恒的主题。也是当前消费市场的痛点所在,谁先解决了这些短板,在功能上能够领先一步,谁就能够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传统瓷砖领域,今年“陶博会”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一改多年“黑白灰”唱主调的趋势,开始出现了色彩浓烈的瓷砖,尤其是暖色系瓷砖,展出比例明显上升。即便是过去的灰色砖,其灰度也比过去变得更轻、更亮,更加明快,不再以沉闷、厚重为主调。与此同时,雅光砖、柔光砖产品的比例在上升,甚至有企业打出了无光砖的概念;而亮光类产品的比例却在下降。

数天的展会期间,人流如织,新品迭出,精彩纷呈,热闹非凡。大幕合围,值得反思与总结的很多,笔者从以下三点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是回归产品本身

今年的“陶博会”规模更大、人气更旺,尤其是潭洲展,以宏宇、新明珠、蒙娜丽莎为代表的几大陶企都是大手笔投入,在展位搭建、展示和设计方面花了不少心思。也有一些企业剑走偏锋,通过炒概念、玩花样来抢占C位,制造热点。美女巡馆、T台走秀、展台热舞、抚琴作画更是赚足眼球。甚至有企业在展馆内架着巨大的音响,震天响的吆喝声,活活把一场高端的专业展会演变成了地摊展。

事实上,在千品竞技的舞台上,适当搞些有创意的活动来吸引观众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搞过了头,或者本末倒置,就得不偿失了。有不少企业的展位搭建非常漂亮,各个入口更是靓模相迎,可展示的产品却是两三年前的常规产品,毫无新意。甚至有企业的展位,只有概念和创意,没有产品和空间,让观展者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这样的展示,可以说是非常地失败,只能是烧钱买热闹,毫无成效。

“陶博会”的核心在于陶瓷产品的展示、设计与应用,包括品牌的展示和宣传,都应该通过产品来体现。因此,在一个集中了企业最精华部分的舞台上,一切活动都应该紧紧围绕着产品来做文章,以产品来吸引观众的眼球。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如同啤酒中的泡沫,需要有,需要点缀,但却绝不能成为主角,如果仅靠那些虚的东西来吸引客户,注定不会有什么收获。

二是加强原创设计

综观春季“陶博会”,大大小小的企业展出的产品,同质化仍然非常严重,品牌的特色属性非常薄弱,甚至许多大企业、大品牌都没有这样的个性化标签。比如陶瓷大板当中流行的鱼肚白、爵士白、卡拉拉白等,许多企业的产品从规格、纹理到花色、名称,基本上都一样,如果放在一起不看商标,行业人士根本没办法辨识哪款产品属于哪个品牌。

传统砖的花色、图案也是大同小异,呈现出你有我有全都有的面孔。不少企业常年追逐市场热销产品,哪款热销就仿制哪款,到最后却发现自己毫无风格与特色,无论是消费者还是观众,很难在想到某一品牌时,能够联想到某款极具个性化的产品。当然也有成功的案例,如华夏展馆内一家专注于小规格白砖研发与生产的企业,通过多年的市场推广,逐渐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属性与基因,使观众一看到其品牌,就联想到白砖。另外一家企业,抓住大理石瓷砖釉面易划伤的痛点,本届展会主打超耐磨,一下子就将其产品属性凸现了出来。

虽然“陶博会”展出的都是所谓的新产品,但真正原创的产品、自主创新的产品并不多,更多的是仿制市场上的热销爆款。这样的创新,短期内企业研发成本很低,但却不利于打造产品属性,永远建立不了品牌的“护城河”,只能在市场的浪潮中随波逐流,一不小心,便面临淘汰出局的危机。

三是匠心打造精品

过去40年,中国建陶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全世界有什么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马上都能够被引进、被消化、被吸收。

当中国陶瓷企业几乎拥有了全球最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行业规模是顶级生产国意大利、西班牙的数十倍之后,我们悲哀地发现,中国建陶产品与意、西之间的差距,仍然遥不可及。

这种差距,首先就差在设计、差在品质,差在对整体的规划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中国企业只争朝夕,学习能力极强,可以说是什么都拥有,唯独缺乏一颗专注而又平静的匠心,在产品质量的追求上,缺乏意大利人的精益求精。

透过本届“陶博会”我们发现,瓷砖的新品在减少,品质在提升,但对品质和细节的极致追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就连展板上展出的产品,有些企业都贴得七高八低,要么翘角溜边,要么高低不一。更有企业开幕式都结束了,还在拿瓷砖胶往展板上黏瓷砖,现场一股刺鼻的气味,让不少观众不得不掩鼻而过。

为了检验瓷砖的耐磨性,笔者与一位同行在“中陶展”获奖产品展示区对多家企业的产品进行了简单的耐磨性试验,结果用一块瓷砖划过另一块瓷砖的釉面,基本上都能留下清晰的划痕,瓷砖的耐磨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表面的花色容易吸引眼球,内在的质量却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至时今日,陶瓷行业不仅需要聪明的花色创新者,更需要傻瓜式的品质守护者,以一颗敬畏质量、追求极致、甘于寂寞的匠心,认认真真做好每一片瓷砖,然后交给时间去检验,才能够真正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而不是老想着通过表面文章来快速获得市场的认同。

推荐本文:
邮件给我
电话联系
网销声明